哈尔滨工程大学举办2025年“研究生学术有约” 跨学科学术交流活动 聚焦船海与智能融合 激发创新思维碰撞

时间:2025-10-30作者:文章来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浏览:10

为促进学科交叉融合,营造浓厚学术氛围,提升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20251029日上午10时,哈尔滨工程大学2025第四期“研究生学术有约”系列活动在21B教学楼4127会议室成功举行。本次活动由船舶工程学院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共同组织,学院师生代表齐聚一堂,展开了一场深度学术对话与思想碰撞。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吴艳霞在致辞中指出,智能时代的到来正加速打破学科边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与船舶海洋工程等优势学科的交叉融合,不仅是突破行业技术瓶颈的关键,更蕴藏着从 “智能船舶” 到 “智慧海洋” 的广阔前景。她鼓励研究生们主动突破学科壁垒,聚焦 “AI + 传统工程” 的前沿科学问题,用技术创新解决实际场景中的复杂挑战,并预祝本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随后,船舶工程学院院长助理鲁阳在致辞中表示,期望通过此类跨学科学术活动,搭建起高效的交流平台,促进两个学院在科研合作、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深度协同,共同为解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贡献智慧。

随后的学术汇报环节精彩纷呈,来自两个学院的四个高水平研究团队依次分享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

船舶工程学院流固耦合技术研究团队的徐润泽首先登场,就其团队在流固耦合机理、数值模拟及工程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汇报,展现了基础研究与工程实践的紧密结合。紧接着,该学院舰船抗爆与水下发射技术“兴海”学术团队的付志强,围绕舰船结构抗爆防护与水下发射关键技术等挑战性课题,介绍了团队取得的创新成果与未来研究方向。



来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数据协同计算团队代表于丰铭,随后带来了其在数据蒸馏理论、方法及系统构建方面的前沿探索,展示了高效数据处理能力在解决大规模复杂问题中的潜力。最后,该学院人工智能与媒体计算团队的朱亚隆,汇报了团队在人工智能前沿算法、媒体内容分析与生成等领域的创新工作,凸显了智能技术在提升系统感知与交互能力方面的广阔应用空间。



四位研究生的报告内容翔实、视角新颖,充分展现了哈工程研究生扎实的学术功底与活跃的创新思维。在最后的研讨交流环节,现场气氛热烈。与会师生围绕报告内容踊跃提问,就技术细节、学科交叉可能性、未来合作方向等进行了深入而坦诚地探讨。思想的火花在交流中迸发,合作的契机在对话中萌芽。

本次“研究生学术有约”活动以船舶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的交叉为切入点,不仅为研究生提供了展示研究成果、锻炼学术表达能力的舞台,更有效促进了不同学科背景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与思想交融,对推动学校跨学科研究、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活动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