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负责人:杨武,1974年10月生,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信息内容分析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哈尔滨基地)主任、哈尔滨工程大学信息安全研究中心常务主任、哈工程首批兴海学术团队“泛在网络与信息安全”团队负责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242信息安全计划及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等项目评审专家。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理事、中国计算机学会互联网专委会委员、黑龙江省网络安全协会专家委员会客座专家。专注泛在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域学术研究及工程产业化工作。
个人主页:http://homepage.hrbeu.edu.cn/web/yangwu
团队招生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硕士)、软件工程、信息安全(博士、硕士)、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专业学位硕士)。
团队研究方向:互联网与信息安全、网络大数据挖掘与智能分析、泛在网络与普适计算。
团队成员:李建华教授(兼职)、云晓春教授(兼职)、王巍教授,李江华教授,苘大鹏副教授,郭江鸿副教授,玄世昌讲师,吕继光博士讲师。
团队简介:哈尔滨工程大学信息安全研究中心(暨信息内容分析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哈尔滨)基地)创建于2005年7月,是在国内著名领域专家的指导与帮助下以及学校支持下成立的。中心是哈尔滨工程大学首批成立的十五支“兴海学术团队”之一,也是计算机学院首批入选的唯一团队。研究中心名誉主任由上海交通大学信息安全工程学院院长李建华教授担任,中心常务主任由哈尔滨工程大学计算机学院杨武教授担任并主持日常工作,同时聘请国内著名信息安全专家方滨兴院士、云晓春教授担任中心顾问。作为信息内容分析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的哈尔滨分支基地,哈尔滨工程大学信息安全研究中心目前已成为国家信息安全战略实施的一支重要技术支撑单位,为国家信息安全保障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目前中心人员梯队包括院士顾问1人、专兼职教授/博导5人、副教授/硕导2人、讲师2人,此外还有硕士、博士研发人员60余人。研究中心核心骨干成员均在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域进行了多年深入的研究开发工作,参加或主持完成多项国家以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在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域具备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近些年研究中心承担了国家发改委信息安全产业化项目、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国家863目标导向类项目、国家信息安全重大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242信息安全计划项目以及其他各类省市重点攻关项目、企业合作项目等50余项,年均科研经费达到1000万元以上。
研究中心自成立以来坚守“求真务实”的做事理念,秉承“坚持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落实产品战略”的发展思路,科研工作遵循“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原则,以市场和应用为导向开展学术基础研究与工程技术开发。研究中心具体业务包括:承担国家及省部级工程研究项目、实现科研成果产业化并推广转化、开展信息化咨询及信息安全服务、实施计算机网络与信息系统集成以及提供信息化与信息安全全面解决方案。
基础研究与学术
研究中心主要围绕着互联网、物联网及下一代网络的泛在性、可信性与安全性,开展相关的科学研究工作。目前中心的学术研究主要包括互联网与信息安全、大数据挖掘与智能分析、泛在网络与普适计算三个方向,重点研究解决实际应用中所遇到的基础科学问题。近几年承担了包括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及省部级研究型项目近20项。发表了包括《Computer Communications》、《软件学报》、《电子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以及《通信学报》等在内的高水平文章100余篇,其中SCI/EI检索80余篇。在学术研究方面,中心注重加强国际国内同行交流与合作,目前已与国内清华大学、美国天普大学、杜克大学等研究机构开展合作,定期派遣年轻教师以及博士生赴合作单位进修及学术访问。
工程应用与产业化
面向国家互联网信息安全保障需求、国防军用网络信息对抗需求以及民用信息安全产品市场真实需求,开展工程应用开发、关键技术攻关以及产品研发工作。近几年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发改委信息安全产业化项目、国家信息安全重大工程、国家242信息安全计划以及横向合作应用项目等30余项。中心在信息内容安全及网络安全监测研究及工程化方面居国内领先水平,已成为国家信息安全战略实施的一支重要技术支撑单位。圆满完成了多次两会以及G20等重要会议信息安全保障任务,并在“十八大”凭借中间人技术取得了与google公司技术对抗胜利。组织研发“海*”、“HIS7800”系列信息安全产品10余项,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19项,完成公安部信息安全产品销售许可认证3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0余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21项。获得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黑龙江省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黑龙江省高校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相关产品与系统已经在黑龙江省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江西省联通分公司等单位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运营商形成批量销售。
团队管理与文化
研究中心信守“做事做人,以德为先”的原则,打造“以人为本,务实创新,诚信合作,互惠共赢”的文化理念。在团队建设与制度管理上,坚持人才是团队发展的根本,打造和谐互助的文化氛围,形成“1+1>2”的团队合作效应;在经营管理与发展战略上,强调创新是团队事业活力的源泉,积极鼓励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在创造效益的同时提升核心竞争力;在对外拓展与合作交流上,讲究诚实守信,互惠互利,合作共赢。
学生培养与就业
研究中心以培养出色的计算机专业技术人才为宗旨,通过技术培训、项目锻炼以及文化熏陶等多种方式,培养既具有扎实雄厚的专业技术知识,又具备丰富项目与工程实践经验,同时兼备项目管理与组织实施能力的中高级复合型人才。在整个研究生就读期间,中心为研究生精心拟定了七个阶段的培训计划,从项目管理国际认证体系、项目实战经验与编程技巧到论文专利撰写技巧等多个方面进行专门培训。中心研究生经过系列培训以及实际项目锻炼后,研究生的个人能力得到了全方位的提升与锻炼。中心培养的研究生不仅在就业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而且在就业后也很快能够成为单位的骨干,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认可。中心研究生就业去向主要包括国际/国内一流IT公司、BAT等知名互联网企业以及电信企业、科研机构等单位,中心培养的历届毕业研究生就业单位详见网页:http://www.isrc.hrbeu.edu.cn/index.php? act=xsjy。
福利待遇与生活
除国家助学金/奖学金、学校奖学金外,中心还为博士/硕士研究生提供按月科研补助以及年终科研奖励:博士生津贴标准为800~8000元/月;硕士生津贴标准为500~5000元/月。在实施完成科研任务的同时,中心积极为研究生创造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生活,打造和谐的团队文化。中心定期组织的旅游活动及一系列体育活动,使得全体成员在活动身心、放松身心的同时,增进了彼此了解,加深了友谊。团队业余文化生活详见网页:http://www.isrc.hrbeu. edu.cn/index.php? act=wthd。
招生信息
研究中心拟招收保研、直博同学,本硕、硕博连读同学(学年不限),其他优秀考研考博学生,以及一定数量的本科实习生提前进入中心实验室从事科研工作。
中心计划每年招收博士研究生3~5人,招收硕士研究生20~30人。热忱欢迎所学专业是计算机、信息安全、软件工程、通信电子以及数学等相关学科,对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感兴趣的同学,踊跃报考我中心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中心会为每位研究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工作环境和工程实践机会,并为每位研究生的就业提供各种推荐机会。
更多详细信息可浏览信息安全研究中心网站:http://www.isrc.hrbeu.edu.cn/